[前言]《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精品【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给家乡孩子的信》综合资料 篇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一封信。信,有固定的格式,回忆一下,它分为几个部分,谁来具体说说——称呼、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
师:《给家乡孩子的信》从课题上,我们知道信是写给——家乡孩子的。通过预习,回忆一下结尾的署名,我们知道写信人是——巴金。了解巴金吗?
(简单交流)
师:打开课本第150页,默读知识之窗,你会对巴金多一些了解。(巴金的家乡在哪儿?)巴金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2005年去世。他是穿越百年的世纪老人。
1991年,巴金爷爷的老家四川成都市东城根小学开展了“寻找家乡名人”的活动。学生们纷纷写信,给远在上海的----巴金爷爷送去了祝福和问候。收到孩子们的信,巴金爷爷非常激动,5月15日,87岁的老人,饱含深情地给“东小”的全体师生回了一封信。
2、现在这封信选作了我们的课文,那这封信也是写给我们的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封信,走近这位经历了百年沧桑的世纪老人,好吗?(齐读课题)
二、初读概括
1、请同学们读读这封信,看看巴金爷爷要告诉我们什么?
2、学习词语
捏着笔辜负原谅杰出同胞享受花费
羡慕宝贵争先恐后
·部分释义
·学习书写:捏辜谅途杰胞
三、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浓浓的爱
师:金爷爷是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他的人生和写作最信奉的一句话就是:“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那么,在这封信,巴金爷爷流露出了对家乡孩子怎样的感情呢?(试着用一个词来概括)——(生轮读课文)汇报:爱
师:那这个爱,具体体现在文中的哪里呢?
·理解一段:
师:巴金写给孩子们的这封书信文字质朴却饱含深情,用心去读才能让我们走近这位老人。现在,请你用发现的眼光去阅读书信第一自然段,在读中哪些话语深深地打动了你,边读边圈划。
学生自读圈划,教师巡回指导并作提示:也许一个标点、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个看似平平常常的句子却包含着浓浓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师:读信的第一段,你关注到了什么?
师:是呀,家乡孩子的来信,勾起了老人对家乡的思念,孩子们可爱的小脸,孩子们真诚话语让老人感动,觉得心里热乎乎的,这种感觉就是“温暖”。我们不妨来想象一下,家乡的孩子们会在信中对巴金老人说些什么?
师:巴金老人远离家乡,长期遭受着病痛的折磨,孩子们那一句句亲切的问候,美好的祝福,热情的邀请,深深的敬仰,真诚的企盼,深深感动了他,让他觉得温暖。
学生在充分感悟后朗读书信的第一自然段。
·理解二段:
师:书信的第二自然段中,你又找到了哪些蕴涵真情的词句,请你读出来,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出示信的第二自然段的文字,并画出句子。
师:请大家注意这句话,读书有自己的思考才叫真正的读书,指名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师:怎么理解“终于”“无论如何”
师:可是对一位患病的老人来说,拿起一支笔的感受,如同在提千斤重的东西,这是我们正常人无法想象和体会到的。巴金老人自80年代初被确诊患上帕金森氏症后,仍然在病魔的折磨下坚持创作。他写作时连笔都拿不稳,有时刚写几个字,手指就动不了了,要横横不出来,要撇撇不出去,老人只能用左手去推右手。
师:从“无论如何”中感受到什么?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读到这封信,你认为这是一封怎样的信啊?
师:是的,这是一封凝聚着浓浓的爱的信,因为上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饱含深情;这是一封令人感动的信,因为上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是老人忍着病痛写下的。
师:信中,还提到让他回家乡四川成都去看看,那你们想想,此时的巴金
能回去了吗?于是他说除了,请原谅——(指名读3自然段)
师:继续交流令你感动的句子。
交流: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我从中读到了巴金老人对家乡孩子的思念和牵挂。
师:家乡是巴金老人日思夜念的地方,孩子们的来信勾起老人深深的思念和浓浓的乡情,他思念着家乡的一草一木,思念着家乡的人们。老人心中一定还有许多许多的愿望,用上“多么……多么……”说一说。
师: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对一个年老体衰的87岁的老人来说只能珍藏在心,直至老人离开人世,也没再能回到那魂牵梦萦的家乡。此后的10多年,老人是在上海华东医院的病床上度过的。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爱是深情的,他对孩子们的爱都渗透这前三个自然段的字里行间,我想此时朗读是表达我们内心感受的最好的方式。下面就让我们来好好地读前三个自然段吧。
学生朗读,读后老师让学生评价,并说说听后的感受。
生:他读得很感人,打动了我。
师:打动我们的是质朴的文字背后蕴涵的真情,是书信背后一位可敬的老人。
师:正是这种爱让巴金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出示巴金语录中的一段话)
是什么东西把我养育大?首先在我头脑里浮动的就是一个“爱”字。父母的爱,骨肉的爱,人间的爱,家庭生活的温暖。我的确是一个被人爱着的孩子,我爱着一切的生物,我愿意擦干每张脸上的眼泪;我希望看见幸福的微笑挂在每个人的嘴边。
---选自《巴金语录》
师:今天,我们不仅走近了巴金,认识了巴金,而且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思考,让我们领悟生命意义的真谛。信还没有读完,我们的思考还将继续。那么巴金的爱只体现在对家乡孩子身上吗?其实更多的是体现在对祖国,对人们,对同胞的身上,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这部分的爱。
布置作业:读信的后半部分的内容。
教学要求:
1正确朗读课文,会认7个汉字,会写5个。
2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
3理解本课的词语“争先恐后、羡慕、奉献”等。会用“多么……多么……”造句。
教学重难点:体会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们关爱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课文。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 篇二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会运用生字进行组词、造句。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并背诵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书信的一般格式。
4、能结合文章的重点词句,围绕中心句谈出自己的 ……此处隐藏3382个字……的巴金。谁来给我们朗诵一下。
二、感悟形象
1、巴金的爱,情、悟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默读这封信的第3小节,哪些句子饱含这些感情,找出来细细地品一品,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2、交流感悟
过渡:读完了第3小节,读出了巴金心中的爱和感悟了吗?
a: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1)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巴金?
(2)你读过巴金爷爷的什么作品?
(3)他一生有1300多万字作品,他的作品不但展示了卓越的才华,更包含着对祖国对同胞深沉的爱。
(出示配乐动情朗读)巴金在创作《家》这部作品时有这样一段内心独自:每天每夜热情在我的身体内燃烧起来,好像一根鞭子在抽我的心,眼前是无数惨痛的图画,大多数人的受苦和我自己的受苦,它们使我的手颤动。我不停地写着,我的手不能制止地迅速在纸上移动,似乎许多许多人都借着我的手来倾诉他们的痛苦。我忘了自己,忘了周围的一切。我就是这样写完我的长篇小说《家》和其他作品的作品的。”
(4)体会到巴老的感情了吗?(他把一生的时间、精力都倾注在作品中)
(5)有了这样的理解读这句话会更有感觉。
巴金曾说过“我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爱国者——我那一颗爱祖国、爱人民的心还是像年轻时候那样热烈,今天仍然如此。我过去所有的作品里都有从这颗心滴出来的血。这颗心就是打开我全部作品的钥匙。”
师:正是缘于这种爱,巴金爷爷所理解的生命意义才会如此伟大。巴金写作因为他对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他是用作品表达爱。爱是巴金老人写作的动力、源泉。
2、师:巴金老人是怎样看待生命的意义的?
学生读出圈画的重点句子,教师将文字出示在屏幕上。
•“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1)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巴金?(理解这句话)
(2)这是巴金老人穷尽一生的精力才悟出的深刻道理。
(3)巴金老人的奉献不仅在于完成了很多的作品,还付出了同情和感受。
(4)(出示)巴金不是一位富翁,他是中国作家中唯一一个几十年不要国家工资,而靠稿费生活的人。
(5)他尽其所能地奉献着,多么可敬的巴金爷爷,年近九十还在思索、追求这样的人生信条——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什么是生命开花结果?(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说说生命开花的意义。你同意巴金的观点吗?(我们有更多的爱、同情、时间、精力,我们有能力给别人付出,在付出的同时,我们也能享受到快乐,这样的生命才是最有意义的。)
巴金爷爷的一生是不是奉献了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点句子)
(巴金年轻时拿着笔去战斗,用他的热情唤醒了一代青年;在他的创作旺期,义务当了14年总编辑,帮助了一大批文学青年,壮大了文学队伍;晚年,当他那只颤抖的手再也无力握起笔时,他将他的稿费、将他的藏书,一一捐了出去。)巴金爷爷活了101岁,他用一生的时间去思索、去追求,他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他在回答同学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开花结果。”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这是一位老人用一生感悟到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感悟、去实践。
(3)我们知道,梨花满枝头,为人们带来清香,到了秋天,硕果累累,供人品尝,我们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3)你觉得巴金的一生开花结果了吗?
(4)让我们再来读读他质朴的语言。
(5)他的真诚感动了所有的读者,感动了全中国。
2003年,他成为中国古六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让我们听了给他的颁奖牌(视频)“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原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
三、聆听期望,升华情感
1、越是成熟的稻穗,头就埋得越低,奉献者总是低调的,巴金是怎样评价自己的?
师:巴金爷爷在信中还说,(朗读:我和别人一样,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巴金爷爷是多么想再次延续自己的生命,继续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但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巴金爷爷把希望寄托在了我们身上。
师:巴金爷爷给我们提出了什么希望呢?同学们快到课文中看看。(出示第五节,齐读)
师:能用一句话概括老人对我们的期望吗?
生: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师:珍惜时间是为了什么?
生:好好学习。
师:学习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将来能给社会做更大的贡献,为了能给别人付出更多的爱心。
师:是啊,巴金爷爷希望我们也能像他那样,把更多的爱,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别人身上。
3、让我们牢记巴金爷爷对我们的希望。
(1)你们前面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
(2)我们应该自信地对巴金爷爷说:……(把你们改为我们)
师:捧读着巴金爷爷那散发着墨香的信,感受着巴金爷爷亲切的关怀,品味着他的谦虚,聆听着他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殷切希望。你会说些什么?亲爱的巴金爷爷——请你以这句话开头,写上几句你最想说的话。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正确掌握书写格式;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老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老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精品【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