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可爱的中国》有感
读完了一本爱国书籍——《可爱的中国》,真的让我感慨万千,不愧为一篇好文章,它是方志敏同志用自己对祖国火一样的爱恋之情铸就的一篇爱国史诗,是我国革命烈士方志敏在牢狱中提笔的,字字句句都充满着摄人的魄力和震撼。
它薄薄的,在我的书柜里和那些精装书相比极不显眼,但在我的心中却是很厚很重,我在最需要精神鼓舞的时候常常抽出来读一读:它广为传颂,不是因为方志敏说了什么豪言壮语,不是因为他是一名牺牲的烈士,也不是因为他是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更不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传声筒——是因为他是一名中国人,是因为他对祖国强烈的爱恋之心,是因为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因为他的思想的高度,说他思想有高度,同样不是牵强附会的吹捧,是因为他对祖国未来前景的描绘正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中国!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美好世界正是由像方志敏一样的革命先辈所描绘和铸就出来的……
革命烈士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写的《可爱的中国》,用最美好的语言描绘我们的祖国:“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她是一个身体魁伟、胸宽背阔的妇女。中国有许多有名的崇山峻岭,长江巨河,以及大小湖泊。中国地底下蕴藏着无限的 - 1 -
宝藏。我们的母亲有雄巍的峨嵋,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美丽的母亲,可爱的母亲!”一本薄薄的《可爱的中国》深深地吸引着我,打动着我,激励着我。
文章先写了作者对祖国的担忧,以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祖国母亲的伤心难过,哀痛无奈,批评了那些不热爱祖国的人。接着写了拯救祖国的方法,写出了作者的着急、迫切,很想亲身参与到战斗之中的心情。最后写了作者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全文不管哪一处,写的都是作者对祖国的关心和热爱。想一想,身为一个狱中之人,方志敏没有抱怨祖国的弱小,以致他落到如此地步;他也没有任何对祖国不满的情绪;他更没有去做叛徒,离开中国!就凭这样的一颗心,这样一个人,我们就该为他骄傲、自豪!同时,我甚至能够想象出,方志敏先生在牢中时的表情:时而伤心难过,一脸的忧愁,眉头紧锁;时而激动不已,悲愤之中带着一丝无奈,脸上挂着对日本鬼子的憎恨,对参加祖国抗日战争的迫切;时而又一脸的平静,嘴角是一丝淡淡的微笑,脸上充满了对胜利的向往和希望,眼中仿佛映着美丽的花,绿色的树,和谐的生活……是的,方志敏先生充满了信心,决心,他相信中国会有一个光明的、可赞美的未来。“欢歌”,“笑脸”,“富裕”,“康健”,“智慧”,“友爱”,“快乐”……这些,就是作者当年的美好理想,这在当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然而,现在,
这理想实现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无不包含着那数不尽的革命烈士的鲜血、生命,我的心里涌动着感动,感激,我真正感受到:我们的祖国太可爱了,太伟大了!
“我爱中国之热诚犹如小学生时代一样真诚无伪,犹如一个青年姑娘初恋那样真诚入迷。”“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这样的文字在充满了这篇饱含深情的文章随处可见,他对祖国的感情是那样的深厚、热烈,激发起我们对祖国无尽的热爱之心。
但是在那样的一个时代,祖国母亲受尽帝国主义列强铁蹄践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对祖国的热爱的同时又有怀有深切的痛苦和对列强的仇恨。文中,他将列强比作恶魔,欺凌我们的祖国母亲和她的孩子们:他的血口,套到这金管子上,拼命的吸母亲的血液!母亲多么痛呵,痛得嘴唇都成白色了。结果美丽可爱的祖国母亲“弄成贫穷已极”,“不但不能买一件新的好看的衣服,把你自己装饰起来;甚至不能买块香皂将你全身洗擦洗擦,以致现出怪难看的一种憔悴褴褛和污秽不洁的形容来!”
祖国母亲的痛苦没有使先烈失掉对她的热爱和信心,反而更加激发了为祖国奋斗的革命激情。他们为了祖国光明的未来,为了唤醒全国人民拿起武器与帝国主义斗争,不怕牺牲,不断的奋斗。“假使能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那我又何
惜于我这一条蚁命!”读到这里我想起了方志敏烈士被捕之时,士兵想从他身上搜出钱财,但是一文都没有搜到,因为他把全部的钱财全部捐献给组织用于革命。他就是这样全身心投入到了中华民族的革命事业之中,舍弃了名利、家庭,心中只有祖国。对祖国,他从来没有失去信心,“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一定会得到自由和解放”。
终于,经过无数先烈前赴后继的战斗,革命终于成功了,三座大山从祖国母亲的身上移走,大地焕发了新生,人民得到了解放。
六十年过去了,祖国有了很大的变化,实现了方志敏同志梦寐以求的愿望:“到处是活跃的创造,到处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代替了悲伤,富裕代替了贫穷,健康代替了疾苦,智慧代替了愚昧,友爱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代替了死之悲伤,明媚的花园代替了凄凉的荒地!”但是我们在世界上还比较落后,我们想让祖国快快富强起来,还需要努力。可气的是有少数人一心向往外国。如果烈士知道了,该多么痛心!
方志敏同志在狱中每天都有被提出去枪毙的危险,然而文章《可爱的中国》中却丝毫未流露出他悲观、怯懦的一面,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直贯穿文章的始终,它向我们呈现的是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面对生死的从容心态。
《可爱的中国》中没有矫揉造作的豪言壮语,处处是作
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处处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决心要用这篇文章唤醒中国亿万同胞那爱国之情,教育那千千万万的青少年起来投入到拯救中国、振兴祖国的队伍中来。文中那感人的语言,哪人读了能不为之心动,哪人读了热血能不为之沸腾!
时代的洪流滚滚而过,现在的祖国母亲已经变得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勃勃生气,现在的世界也早已和以前的时代有了天壤之别。新的时代下,我们对祖国的感情还需要像方志敏那样热烈而诚挚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时代赋予热爱祖国与时俱进的历史内涵。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先烈热爱国表现为救国;如今,祖国母亲日渐强大,继续建设好伟大的祖国就是我们热爱祖国的最好表现。在新的时代中,面临新的挑战,社会上也存在一些不和谐、不利于祖国母亲的声音,但是先烈精神的激励、信念的支撑激励着我们抛弃杂念,投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去。
再读《可爱的中国》,我从中又得到了巨大的收获,方志敏同志的心系祖国、甘于奉献的爱国精神正是新时代的青年所需要发扬的。祖国焕发新生已经六十年了,我们也感受到祖国的一天天发展,作为祖国母亲的孩子,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建设更加强大更加繁荣富强而努力!
作者面对的是死亡,但他还是要在有生之年写下这篇散文,是因为他想告诉中国人要奋斗,要顽强的抵抗!不能向
帝国主义低头,每个人都要用自己所有的智慧与才干来拯救我们伟大而可爱的中国!虽然他不能实际地为中国奋斗,但他的心中总是要盼着能够早日打败帝国主义,不要再让更多的中国人受到伤害,让我们的母亲不再伤心地哭泣,不要在其他国家面前遮遮掩掩,要恢复以 ……此处隐藏3736个字……民族的鸦片毒物,这些等等都是帝国主义带给我们可憎的赠品,将来也要随着帝国主义的赶走而离去中国了。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
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相信的,朋友!
朋友,我的话说得太噜苏厌听了吧!好,我只说下面几句了。我老实的告诉你们,我爱护中国之热诚,还是如小学生时代一样的真诚无伪;我要打倒帝国主义为中国民族解放之心还是火一般的炽烈。不过,现在我是一个待决之囚呀!我没有机会为中国民族尽力了,我今日写这封信,是我为民族热情所感,用文字来作一次为垂危的中国的呼喊,虽然我的呼喊,声音十分微弱,有如一只将死之鸟的哀鸣。
啊!我虽然不能实际的为中国奋斗,为中国民族奋斗,但我的心总是日夜祷祝着中国民族在帝国主义羁绊之下解放出来之早日成功!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诚的敬礼;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儿唱着革命之歌,鼓励
战士们前进啦!
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要持久的艰苦的奋斗!把各人所有的智慧才能,都提供于民族的拯救吧!无论如何,我们决不能让伟大的可爱的中国,来亡于帝国主义的肮脏的手里!
注:《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的著名散文,也是他的遗著。1935年写于狱
中。作者以亲身经历概括了中国从“五四”运动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的悲惨历史,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肆意欺侮中国人民的种种罪行。
血咳在地上写成的书--《清贫》和《可爱的中国》
在土地革命战争馆的展柜里,陈列着两份泛黄的手稿,这就是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在狱中写成的《清贫》和《可爱的中国》。1940年叶剑英同志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得到方志敏手稿后,曾有感而作一首七言绝句:"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并将它题在方志敏烈士被捕的照片上,充分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这些手稿是怎样写成的呢?又是怎样传送出来的?这其中还有一段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1935年1月,方志敏率部在江西省怀玉山区与国民党军作战时,因叛徒出卖被捕。方志敏入狱后的第5天,就开始了写作。当时他并没有想到写好的文稿能够送出去,他曾劝说狱中的难友写点东西,他们都怕送不出去,不愿意写。方志敏通过工作,先后争取了同情革命的胡逸民、高易鹏等人,两人答应将他的文稿送出,方志敏高兴地说:"那我将努力写多少,算多少,至死而已。我愿我写出的文稿,在我死后递交我的同志。"此后,方志敏把写作当作了他向党最后尽力的机会。他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倾吐对党对祖国的赤子之心,总结自己毕生奋斗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一笔用生命凝成的精神遗产。在狱中半年多的时间里,从寒春写到炎夏,从炎夏写到初秋。白天写,晚上写,从深夜写到黎明。为了这些文稿,不知熬过多少不眠之夜,也不知咳过多少次血,有时头痛欲裂,只好用双手抱住头,稍有缓解,又继续写作,他将自己的炽烈感情和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文稿中。到6月中旬,先后写完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略述》、《可爱的中国》、《清贫》等8篇文稿。当他在写作《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第三章的时候,噩耗一个接着一个地传来,入狱的难友先后被枪杀了。这时方志敏也预感到自己的日子不长了,便抓紧安排送出文稿等后事。7月初,他写了《遗信》和《给党中央的信》、《给我妻缪敏的信》、《给鲁迅先生的信》等。信写好之后,便又投入紧张的文稿复写工作。为保险起见,他打定主意要传出4份,这就要复写3份。这3份有的是米汤密写,有的用墨笔抄写。10多万字,复写3份就是30多万字,在短短半个月时间里,每天要复写2万多字,这样大的艰苦劳动,没有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斗志,对于一位狱中的病人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
继之,方志敏又通过单线联系,委托胡逸民和他的妻子向影心,高易鹏和他的女友程全昭先后分4次从狱中传出。前两次是方志敏生前送出来的,后两次是方志敏就义后传送出来的,但真正传送到上海党组织并有据可查的只有由
程全昭和胡逸民传送的文稿。
1935年8月6日,东方未亮,细雨蒙蒙,方志敏被敌人杀害于南昌市下沙窝,年仅36岁。他那满腔沸腾的热血,如涓涓细流,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洒在了生他养他,并让他为之奋斗终身的可爱的中国广袤而苦难的大地上。1965年中共江西省委为方志敏烈士修建坟墓时,毛泽东主席亲题墓碑,写下"方志敏烈士之墓"7个大字。
第五篇:《英雄中国》读书笔记1949年10月1日,我们敬爱的毛泽东爷爷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走过了一段艰难而坎坷的道路。从1840年鸦片战争战争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这中间大约1xx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受到各种压迫和剥削。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历尽磨难,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建立了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过上了自由、民主、和平的好日子。特别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生活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xx年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成功举办更一步显示了我国的实力,让全世界的人都见到了当代中国的风采。作为一个当代中国的少年,我为自己有这样强盛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生在美丽的洛阳。洛阳现在是个非常美丽的城市,马路宽敞、干净,高楼矗立,经济发达、人民富裕,尤其是到了春天,满城的牡丹竞相怒放,千姿百态,娇艳妩媚,令人如醉如痴、流连忘返,引得很多外地游客纷纷慕名而来观赏牡丹。可是在以前国家经济困难的时候,同样是美丽的牡丹花,却没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它们只能在那里孤独开放,默默哀叹,那时人们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哪里有心情去观赏牡丹,现在的盛世状况都得利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
我喜欢漂亮的牡丹花,我爱美丽的洛阳城,我决心用我的实际行动去报答家乡的养育之恩。我想用我的努力来表明我的志向,用成绩来回报生我养我的故乡,用实际行动向祖国60岁华诞献礼。为了使我们的祖国更强大,为了使我的家乡更美好,我要发奋苦读,多学知识与本领,将来要长大成材,报效祖国。
更多文章: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师报》读书笔记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文档为doc格式